Categories: 移民新聞

[新聞] 移民加拿大未必好事!到底什麼人適合移民?

加拿大適合三種移民:一、就是國內基本一無所有,而在國內基本沒有機會翻身的,來了加拿大,能吃苦耐勞做一些低層次的工作,再拿一些福利養家糊口,這些人會感到加拿大好,不用為吃穿發愁。

二、國內已經是億萬富翁,幾輩子都吃不完的富翁,帶了錢來加拿大,基本上就是吃吃玩玩,到處旅遊,這些人沒人生活壓迫感,也不在乎政府給的福利了,這種人適合。

三、學生,通過留學在加拿大求學,然後畢業後拿到工簽,工作後再申請移民。當然,富人的孩子來這邊工作生活,也是一件很降低生活質量的事,基本上都會回流國內。

不具備這些條件的,即使通過其他移民來到加拿大,心態都是會起變化,因為大家都會發現,在加拿大,生活水準明顯比國內降低了,用錢也不敢用了,只能在食物安全和空氣質量上找點自我安慰,很多人都這麼活在加拿大了,也就是說,只要心態好,加拿大生活還是可以的,心態不好,一直有高追求,那麼加拿大肯定不適合了。

移民加拿大,本質上是追求更美好的事物。

那麼加拿大有哪些更美好的事物呢?

空氣,食物,言論自由(只是相對的),還有醫療,教育,社會福利。房屋價格。為衣物名牌等等,

這些都是真的,但是:

如果我告訴你,你沒有錢,沒有工作,你只拿政府給你的補貼退稅,那麼你就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了,你化每分錢就得精打細算,你可能租住在地下室(你在國內住地下室嗎?),你會被房主催交房租和水電費(你在國內也是這個情況嗎?),你還發現,這裡的房子隔音好差,樓上小小的舉動都能打攪你的休息,而你只能忍受,沒有其它辦法。

一年你都沒上一次餐館,買的衣服都是名牌,卻發現,這邊的人都穿的名牌,也沒人在乎你穿的什麼,你就沒有任何優越感,反而感覺這些名牌的款式還不如國內小攤上幾十元的衣服。 (衣物名牌已經不重要了),而且你還發現,這邊除了急診,生病了不能直接去醫院,還要找家庭醫生那麼麻煩,藥費還得自己掏錢(不想掏錢就得買保險,賠你多少同你付出的保險費成正比),而且發現藥費比國內貴多了(當然,是換成人民幣算的)。

所以,前提是你一定要有錢或者有工作。

有錢就不多說了,你有錢就可以買一切了。

工作這件事,只要是新移民,要找好一點的工作,自身的語言能力最關鍵,不然你就得做最低層的工作,拿最低的工資(當然,語言不好只能替華人老闆打工,也不可能給你高工資的)。

那麼就算你語言能力很好,你是博士,但是你的中國學歷這邊承認,你的語言能力再好,你在國內的學的英語,就是中國式的英語,你能比得上本地出生的加拿大人嗎?那麼請問,為什麼好的工作,人家不用加拿大語言更好的本地人,而把這個工作給你呢?事實上現在新移民確定不好找相對高薪的工作。除非你本來在國內的國際大公司工作或者在國外的公司工作,有相關經驗。

所以,這麼說了,你沒錢,你又想移民過來,那麼只能找一份相對收入差的工作或者面臨失業靠政府養你,那麼你認為這種生活狀態同你國內的生活狀態相比,哪個更好?如果還會認為在加拿大更好,那麼你不要猶豫了,趕快移民。

還有一點精神上的,在加拿大,即使你有錢,你只能引起華人間的妒忌,而不會引起老外的尊重,老外尊重的是你的品質,而不是你的金錢。那麼在加拿大的,如果你混在華人中,而你沒有錢,你只有妒忌人家的錢,如果你能混在西人中,實際你已經成功了,祝賀你,這才是真正你嚮往的加拿大,但是,我得向你說明,少之又少的人才能同西人混成一片,那真的是某些意義上的精英了。

最回過頭來說,上面的生活狀態,你感覺同國內相比怎麼樣?如果國內你有一個很多人羨慕的職位,或者你生活無憂,精神上又享受著別人羨慕的地位,那麼你來加拿大受苦,你值得嗎?

到你真正為生計而痛苦時,你會發現,你不會在乎空氣的質量,食物的安全,言論的自由,你只在乎你能少受點苦,生活得好一點。你也不會為房屋價格開心,因為你買不起房,或者你用積蓄買了房,而還不出貸款,付不起地稅和煤氣水電費,電話寬帶費。你還是會認為房價太高了。

你還會生病時,你想做這樣的決定,小病就忍一下吧,看病不但麻煩,藥費也太貴了。

那個時候,如果你有孩子,也許你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你孩子高高興興從學校回來,不用做國內那麼繁重的作業。但是,但孩子用另一個疑問問你:我家甚麼時候買房?你的壓力也是山大了。

所以說,要么你一無所有,你就來加拿大吧,但是,你怎麼來呢?基本不可能。

如果你認為你會是加拿大華人中千分之一的精英,那麼你也來加拿大吧。

如果你認為積累了足夠的財富,那麼你也可以來加拿大了。

但是如果你不具備以上條件,你就對比一下,你得到的和你失去的哪個重要?如果感覺來加拿大得到的重要,那麼你也來加拿大吧,當然,基本上你要忍受一下比你在國內差得多的生活了。

當然,最主要的,就是你擁有一顆在任何環境中始終保持平靜的心態,那你更應該來加拿大了!

本文來源 網路

sam

Share
Published by
sam